抗疫之中,文学何为? ——论新冠肺炎疫情中“书写”带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原创  时间:20-08-13 17:15  责任编辑:jskfsw
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大多数人不得不“囚禁”于家中,自我隔离。人们发现,自己的工作、生活及与人相处的模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工作要藉网络完成;生活中多了闲暇时光;由与他人相处,变为更多的“自我相处”。于是,阅读成了很多人自处与打发时光的方式。那么,如何在人们的自处与阅读中,增加民众信心,营造正能量的氛围呢?这就引出了“抗疫之中,文学何为”的反思与启示。
  “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方式,自人类有据可查的历史开始,就与人类如影相随,不但记录、复述,还能加工、创造。培根说,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科学的与艺术的。科学认识世界、改进生活、提升能力;艺术宣泄情感、反思过往、抚慰心灵。此次新冠疫情,足以显示出文学书写的必要性,带给我们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科学应与文学的书写携手同行
  面对重大灾害时,人们习惯仰仗科学,认为学习科学知识是可以“救命”的。是的。然而,科学是有其限度的,其能量是有限的。科学只有与人文携手同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灾难时刻,科学可以普及常识、治病救人,而文学具有心理上的疗救功能。面对重大灾难,既需要科普读物,也需要文学书写。二者有先后之别,却无高低之分。
  灾难降临,第一时间需要科学的书写,即科普,让大众了解疫情的来龙去脉,不至于听风就是雨,任凭各种谣言摆布。科普的工作很重要,如果政府与媒体迅速跟上,很快全覆盖、无死角,那么舆论已掌握在正能量的大方向之中。至于文学书写的疗救功能,不在救急,也不在知识,而是培养体贴与同情: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对白衣战士的高尚充满敬意。因为,所谓人性之高贵与友善,是需要呵护与引导的。于此意义上,科学是应急,主要指向知识与理智,给出解决方案;文学书写是长线,诉诸道德与情感,营造正气昂扬的氛围。比如,疫情期间,九三学社开封市委迅速在新冠疫情的新闻、讯息大战中找准了定位,以弘扬正能量的持续不懈担当,以30篇左右的原创抗疫新闻及人物报道,稳稳地聚拢了社员的心,鼓励了广大读者,为抗疫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文学书写的无形力量。
  科学与文学携手同行,甚至更为专业、深远的科学工作,都可以交由文学的书写来做,如,梳理历史上人类与灾难的博弈史,从物种进化的角度观察人与病毒的关系,讨论各种瘟疫的产生及社会影响,或中外抗疫的历史。凡此种种,都会让人明了过往、树立信心。
  启示之二:藉文学书写的抚慰 完成精神的成长
  “灾难”,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一如康德所说,“和平与安宁并非永恒,苦难与挣扎才是人类始终要面对的常态”。历史上,凡有灾祸发生,总会有书写的相伴。中国古代,《诗经》中有大量的倾诉战争、灾祸之痛的名篇,还有曹植的《说疫气》、曹丕的《又与吴质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国外,有连绵不绝的二战文学,还有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加缪的《鼠疫》、美国电影《传染病》、法国电影《屋顶上的轻骑兵》等。因为,文学的书写,既是倾诉与宣泄,又是疗伤与鼓励。上述文学艺术作品,虽都渲染了灾难时刻的痛苦与黑暗,但最终收尾与褒扬的,往往是人性的坚韧与善良。这就是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文学作品可以把人带到某种境界,可以观赏,可以唤起他人同样的心灵触动,诗也可以表达忧思、宣泄愤懑,从而得到疗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文学作品是一种人内心的宣泄,而后得到抚慰与升华”。
  具体到每个人,藉文学书写的传播,体验苦难,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成长,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课。新冠疫情期间,有的痛失亲人,有的目睹灾难,有的逆行救援……而文学书写,包括正能量的新闻、报道、人物专访、事迹宣传,构成了一张将我们与世界连接起来的网,一张可供我们在其中行走、取食、想象、言说的思想的蛛网。在此蛛网中,我们以书写倾诉压抑、纾解愤懑、传递鼓励、抚慰心灵,最终达成共识:一定要在习近平同志及党中央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战胜新冠疫情,并对未来生活依然满怀希望。
  当然,每个人的书写方式,乃至安身立命,都受大时代与小环境的影响。于个体而言,大的时代潮流及社会氛围是个人难以左右的,能做的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小环境。在这个洞悉、选择及调适的过程中,文学书写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因为,书读多了,尤其是好的文字书写,读的人自然会心胸开阔,既能居安思危,又能胜不骄、败不馁。或许,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韧性”吧。
  结语
  正如查海生在诗中所说,“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文学书写是什么?是为了什么?这或者只是一个关乎个人趣味、口味的问题。每一个以文学书写为己任,或阅读过他人书写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谁能够规定个人与文学书写之间的“方式”?不管是经验丰富的长者,还是正努力适应社会的年轻人,恐怕都不会完全信服任何一种关于“文学书写是什么、为了什么”的说法。
  而无论文学书写是什么、为了什么,这里似乎有一个潜在的共识:在人类历史始终与灾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只要人类还有心灵与精神的需要,我们就需要文学书写的抚慰,从而完成精神的成长与坚韧。
文学书写绝非科学的小跟班,而是抚慰心灵的必须:它们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铭记万千普通人在灾难中的承受,感谢逆行的白衣战士的伟大。正是文学书写,使我们一直保有足够清醒的质疑与绝无浮华的理想。
  书写就是一种成长。(张璟慧  九三学社河南大学委员会第一支社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个人简介:张璟慧(1977-),汉族,九三学社社员。文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大学英美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兴趣是文艺美学、视觉艺术、英美文学。九三学社河南大学委员会主委、九三学社开封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开封市委思想理论工作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思想理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开封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十二届政协常委。
2015度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2014年度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4年度开封市“身边十大最美女性”、开封市“三八”红旗手、中宣部主办中国好人榜2014年六月“敬业奉献”榜入选人、2015年开封市“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