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发:“他乡月明照相思”
2019年12月15日,中国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正式成立,进驻到郑州援外医疗队培训基地集中培训,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在培训前几个月报名的时候,我也有过犹豫,因为大女儿才三岁,小女儿不足一岁,我这一走,家庭所有的重担都会落在妻子身上。但她对我的工作一向非常支持,对我说,“你去吧,援外是光荣的事。也就一年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家里不用你操心……”我眼角湿了。
谁知道,现在已过去将近一年半,我非洲的医疗援助工作才开展了四个月。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对外援助工作。我们接受了包括英语、外交政策、涉外知识和礼仪、当地风俗文化、非洲常见病等内容的培训,还重点就新冠肺炎防治方面进行了特别培训,集中培训历时有11月。一切都充分准备后,才踌躇满志地出发。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6日,我与队友从新郑机场出发转机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关,再分别在埃塞俄比亚和津巴布韦转机,于赞比亚当地时间2020年11月27日15时抵达卢萨卡,全程36个小时。由于国外新冠疫情的原因,离开国门后,在飞机上的20多个小时中,我们全程防护,不进食、不饮水。
下飞机时,中国驻赞比亚经商处、赞比亚中国商会、中资企业代表及华人代表到机场接机,赞比亚政府专门派警察全程引导,护送我们到驻地。
二、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医疗援助:“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方可承疾苦重”
驻地的第一个晚上,就遭遇了停水停电。上一批的援非队员告诉我们,这里生活条件不好,停水停电或别的意外,是常事,要适应这种生活。于是,我还负责起了驻地停电时的电力供应及发电机的日常维护。
我们的医疗队很快完成了与当地对口援助医院的工作对接,我被分配到Levy Mwanawasa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的内镜中心,担负内镜检查与治疗,每天要接触很多新冠病人。工作没多久,就赶上了赞比亚新冠疫情的第二波爆发,远比2020年第一波疫情爆发时要严重得多,单日新增人数是去年的好几倍,工作压力很大。
和中国国内民众听从指挥、严格遵守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同,非洲这里的当地居民不会主动佩戴口罩,且内镜检查与手术也会造成新冠病毒的传播,是高危科室。加之这里病毒检测等条件的落后,很多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来到我们内镜室都没有核酸检测结果,我们上班期间会接触到大量新冠病人,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都会全程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面屏等。每天工作结束,都是异常疲惫,且全身皮肤不适。
赞比亚医疗技术较落后,整个医院仅有Dr Nsokolo会做内镜检查。他还是这个医院的常务副院长,日常行政工作繁忙。在我来之前,约有大半年的时间里,内镜中心只在周三和周五工作,而且由于当地民众无防范意识,预约的病人较少。在和Dr Nsokolo沟通后,每周一、二、四由我独自工作,周三、五他有时会过来帮忙,每周的工作效率及工作量都较之前提高了好几倍。在克服了语言障碍后,我娴熟的技术很快就得到了内镜中心所有人的信任。在原有开展的业务中,我会告诉当地的医生,哪里做得不够精细,哪里需要改进,并根据现有的条件,帮助他们开展了几项新技术,比如内镜下贲门缩窄术、ERAT、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等。在临床带教方面,有一名当地消化专业的研究生观看了我做的几台手术后,特意找到我,要向我学习内镜。在几次带教后,我发现他在内镜理论方面有所欠缺,也未阅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我就利用晚上时间,查阅字典,为他翻译了一本胃镜操作步骤的小册子。
在进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同时,我们还服务着在赞比亚的两万余名华人华侨。经常会有华人来到工作的医院或驻地,请我们解决疾患问题。
2021年3月8日中午,中国矿业公司打来电话,说他们在当地的一名华人员工4天前开始腹痛,4天来腹痛一直不缓解。患者在40余公里外,我们马上进行了网络专家会诊,初步考虑患者消化道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已出现中毒性休克,随时有生命危险。当地医院没有有效的救治能力,我们认为患者必须马上转我们所在的医院进行抢救。
我和淮河医院的郭国校医生接诊后,确定患者病情与会诊判断一致。我们二人立即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由于当天是赞比亚的法定节假日,很多医生没有上班,和院方沟通后,我们联系了手术室和麻醉师,要求实施急诊手术。术中情况比术前预想的复杂得多,我和郭国校医生用陈旧的器械和必须节约使用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手术,持续工作了将近1个小时,一直到晚上9点多,手术才圆满完成,病人也转危为安。我们回到驻地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此事也被中国国内的《医药卫生报》报道。
三、未完的使命:“不负九三不负卿”
中国第22批援赞比亚医疗队是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疫情转为常态化,而国外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出征的,面临着以往从未遇到过的压力和危险。从集中培训开始,我们克服困难,从不抱怨;来到赞比亚后,根据大使馆和医疗队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除了上班时间,其他时间不外出;上班之外,就只待在驻地的小院子里,人员不聚集;我们每个人除了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戴口罩,其他时间全程佩戴口罩,队员之间也保持着社交距离……这样的生活虽然枯燥,也让我有了更多地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课题、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期间,我发表了三篇论文,由我主持的课题也被河南省教育厅立项。
非洲的疫情还在继续,援非的医疗任务还未结束,危险也许就潜伏在明天的未知中。我知道,我的身后是妻女的支持与期盼,更是祖国沉甸甸的使命。而我,一定会“不负九三不负卿”,牢记国家嘱托与九三学社社员的光荣使命,直至圆满完成任务,回到祖国亲人身边。
九三学社社员郭二涛医生简介:
郭二涛(1985-),九三学社开封市河南大学第三支社社员、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硕士。擅长各种内镜的操作及镜下治疗,如,无痛胃镜、无痛肠镜、十二指肠镜的操作、早癌筛查、胃肠息肉切除治疗、急诊内镜止血治疗、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各种支架(食管、胃、结肠)置入术、黏膜切除术(EMR)、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RCP下各种治疗(EST、ENBD、ERBD、取石术、胆胰管支架置入术、球囊扩张术等)。已独立发表学术论文8篇、完成科研项目多个。参加我国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毅然踏上征程,与非洲同行并肩作战、抗击疫情,成为最美逆行者、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郭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