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九三学社思想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原创  时间:20-09-23 16:29  责任编辑:jskfsw
摘  要:九三学社自成立以来,形成了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坚持爱国、民主、科学三大精神,坚持自我教育、与时俱进等优良传统。新时期加强九三学社思想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这一工作关键是针对社员思想的新特点、新变化,不断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思想建设工作深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关键词:九三学社;思想建设工作;实践;探索

  今年是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不同的岗位上,九三学社社员积极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与繁荣尽力献策。随着新媒体时代和经济建设形势的不断深入,就如何加强九三学社思想建设工作进行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理解九三学社的发展历程及其优良传统
  (一)九三学社的发展历程
  九三学社前身系抗战后期一批文教、科技界的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以爱国、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改名为“九三座谈会”。随后不久,成立了“九三学社筹备会”,该会在积极参加“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激烈论战中,在反对内战的艰苦斗争中经过4个多月的积极筹备,于1946年5月4日在重庆召开了九三学社成立大会。从此,九三学社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汇入到中共党每个历史时期领导的伟大事业的洪流之中。今年是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顾本社的发展历程,它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从与中共党合作到逐步接受其领导的道路,是一条从爱国主义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是一条发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并不断开拓前进的道路。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同宗共源,同气相求。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九三学社与其他民主党派一起参加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也就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由此,谱写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
  (二)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
  1.从九三学社的成立看其优良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留给后人的爱国、民主、科学三大精神,是九三学社最初发起和成立的三大根本动力因素,也是伴随它饱经风雨而生存至今的三大精神支柱。就九三学社的缘起和成立的整个过程来看,它是“五四”精神的延续,充满着爱国的情怀和崇尚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2.从九三学社的文献看其优良传统。九三学社《成立宣言》指出: “政治的民主与宪政之实施,实为救国要着,本学社同人,愿在自己岗位上,作此种问题之努力,促其实现”;“民主与科学之要求,实较前迫切,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谨此宣言。”在九三学社《基本主张》中,其一是“促进民主政治之实现,争取人民之基本自由”,其四是“从速完成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及农村佃租关系”,其七是“积极的普及国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民文化水准。”可见,希望发展科学与近代工业,改善人民生活,改造社会以建设“民主的新中国”,是九三学社缘起之根本原因。
  3.从九三学社的成员构成看其优良传统。九三社员主要是从事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他们除了在具体工作岗位应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发挥知识精英分子应发挥的作用,继承儒家士人精英的优良传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追求并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理想目标的人生价值观,怀抱“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政治情怀,塑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品格。
  4.从九三学社重视和善于学习的特点看其优良传统。九三学社是所有民主党派中唯一以学社命名的政党,具有浓厚而鲜明的重视和突出“学”的特点,即虽名为学社实为政党;反之,虽名为政党又突出崇尚科学、追求学术、重视学习的“学社”本色。因此,应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参政党。
  二、新时期思想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
  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更好地开展思想建设工作,发挥参政党的职能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最基本的要求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基层调研。近两年我们在全省思想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我们的基层组织和社员在思想建设方面分别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
  1.九三学社社员在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1)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个空前广泛、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对广大社员尤其是年轻社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了影响。一方面,九三学社社员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和参政党的职能、作用等认识不断加深,他们的思想日益活跃,政党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日趋增强。不少社的优秀干部被推荐到各级人大、政府、政协任职,还有一些骨干社员担任了“特约员”。另一方面,九三学社社员对多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更充分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做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加大民主党派的参与力度,拓宽渠道,丰富内容,更好地重视和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近年来,我省的九三学社社员在各级人大、政协会议上提出的提案、议案数量、质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多数都被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
  (2)社会角色不断发生变化,流动性加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都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我社现有部分社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使他们的职业、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所处环境不断变化,对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直接、深刻的影响。
  与所联系群众的关系更加直接
  社员界别逐步拓宽,由原来基本单一变成了社员界别领域广泛,使得我社社员现在与各界群众有着广泛而直接的联系,能直接感受社会变化,听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处于新的时期,九三学社很多社员不但勇于直面社会重大问题,而且能够理性地思考这些问题,并以务实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出现过的激情主义和政治理想主义相比更为理性和成熟。
  个别社员存在以偏概全的倾向
  个别社员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以偏概全的倾向,有些社员对出现的腐败和行业不正之风牢骚满腹,对党的政策和国家的前途失去信心,对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从而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
少数社员不能正确处理自身存在的问题
  九三学社社员大都是高中级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多是从事某项专业工作,有些社员热衷于自身本专业,参与社务活动积极性不高。面对一些问题缺乏大局、全局意识,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且有时不能及时解决,以致会影响基层队伍的稳定,使社务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
  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想建设工作的探索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队伍的必要前提,是民主党派作用发挥的保障,因此,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性的建设,其实质就是如何使之统一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上来。如何才能与时俱进,行之有效地开展思想建设工作呢?结合工作实际,关键是要针对社员思想的新特点、新变化,不断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思想建设深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参政党。
  1.新时期加强思想建设工作的探索
  (1)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建设
  列宁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政党需要理论,理论的成熟与政党成熟成正比例关系。作为参政党的九三学社同样也要重视理论建设。可以说,参政党政治建设的程度如何,决定其参政作用的大小,但理论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成熟的,参政党政治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九三学社的理论政治建设要与时俱进,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思想,运用九三学社具“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积极参与实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的建设要努力做到“三下功夫”:一要在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下功夫;二要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深入人心,以理服人上下功夫;三要在振奋精神,坚定信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广大社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确定的任务上来,动员和激励广大社员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注重宣传思想教育工作
  宣传思想教育是九三学社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建设工作成败的关键是要在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五个结合”:一要与坚持和完善我国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结合;二要与紧密联系全社思想实际和广大社员关心的问题相结合;三要与回顾九三学社光荣历史,发扬优良传统相结合;四要与加强和改进全社各级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培育弘扬优良的学风相结合;五要与参政为民,履行参政党职能,推动我社各项工作发展相结合。为此,可以通过召开各类学习会、座谈会、谈心会,举办培训班和报告会等多种方式来对社员进行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理想信念、形势任务的学习教育,另外还对社员特别是新社员进行新时期统战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参政党优良传统,与中共风雨同舟、团结合作历史,我国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的本质区别,参政党章程及基本知识等的学习教育。上述学习教育主要是通过导向、灌输、鼓动等方式来完成的。通过传播思想、观念和信息达到影响社员思想和行为的目的,这种形式是最基本的工作形式。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绝大部分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所以实际操作中,只能通过民主方法,说服教育和协商讨论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和疏导。工作中做到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伤感情,这样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唱响团结协作主旋律,扎实做好思想建设工作
  九三学社作为民主党派,应自上而下都要把团结作为开展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增强团结意识,团结出稳定,团结出成绩,团结出人才,在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个团结、民主、务实、上进的良好风气。思想工作做到时时抓,事事抓,把思想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4)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在我省各市委、省直各支社中,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有的还受到社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的表彰,他们都有很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值得广大基层组织学习。互联网+时代可通过新媒体良好的平台,积极宣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人人学先进,先进帮后进,大家向前进”的好风气,通过营造学、赶、帮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思想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新时期加强思想建设工作的具体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九三学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自身优势与特点,加强政治理论和社史的学习,深刻理解只有中共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人民的康庄大道这一真理。通过学习,全面提升社员素质,使其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认清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提升自身的参政能力和参政水平。
  2.发挥优势,多做贡献。九三学社人才济济,应凝聚社员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其智力优势,努力弘扬科学精神,崇尚高尚的学术和职业道德,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学进步、培育科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做出贡献。
  3.弘扬优良传统,树立崇高目标。九三学社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实践中,应继续发扬与中共党同舟共济、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树立崇高目标,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不懈努力。社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继承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弘扬传统士人精英的优良传统,勇于担当起社会良心和责任等神圣使命,在新时期树立起新的崇高目标。
  4.身体力行,从细微做起。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九三社员理当身体力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九三人的行为必将对周围的人起到示范作用,因此应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本职岗位上和平时的生活中,自觉加强思想理论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
  从增强思想建设工作方法运用的实效性分析,思想建设工作面临着从定性型方法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型方法的转变。定性型方法常用于判定工作对象思想行为的性质类型,考察其质的规定性。它能帮助我们区分各种思想的差异性, 使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思想状况和不同性质的思想问题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 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型的思想建设工作方法, 不仅能判定工作对象思想行为的性质类型, 而且能判定工作对象思想行为性质的强弱、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的大小、扩展趋势等数量关系, 从而帮助我们更全面、更精确、更深刻地把握思想行为的质的规定性,使我们的思想建设工作针对性更强,措施更有力,方法更得当,效果更明显。
  总之,目前九三学社的思想建设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把握方法,灵活地加以运用,并通过归纳创新,始终将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实践出真知、贴近成员、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实践将会给出我们最佳的答案。思想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上下配合,多方协作,齐抓共管,只有把思想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多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以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宗旨,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我们就完全有理由相信九三学社的思想建设工作必将向更高的台阶迈进!(王路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薛启亮.中国民主党派丛书:九三学社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 九三学社简史[M].学苑出版社,2005 年
[4]风雨同舟七十年: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M].学林出版社,2001年


作者简介:王路娟,女,管理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教师。社河南省委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社开封市思想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管理。
邮箱:hdwanglujuan@163.com  手机:1503781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