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品位,每位市民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打造绿色开封,建设宜居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是广大市民的殷切期望,是创建国家级园林绿化城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开封形象的关键所在。
一、我市园林绿化工作现状
我市于2005年申报省级园林城市成功,2008年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复检。截至2010年底,我市建成区面积95.0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5.96万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3462.65万平方米,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3011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450.01万平方米。我市的城市三绿指标分别为:绿化覆盖率36.42%,建成区绿地率31.67%,人均公共绿地 5.23平方米。这与2010底我国新发布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小于36%,建成区绿地率不小于31%,人均公园绿地不小于8平方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河南省18个地市中除开封市、周口市、鹤壁市(鹤壁因其地理位置不具备申报条件)外,其他15个地市均已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二、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老城区住宅建筑拥挤,绿化率低,只见水泥森林,难见树木和绿地。我市主干道绿化标准低,栽植树木稀疏,道路树荫化率极低。市区背街小巷大多没有绿化。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规划设计标准不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不够。我市的道路绿化,不分主、次道路,不管路面宽窄,基本上都是一条路两行树,并且栽植的树木株距一般在5-9米之间。因栽植的树木稀、行数少,树荫只能覆盖路面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很难达到道路林荫化的要求。老城区的道路设计标准更低,没有设计绿化带,没有栽植灌木和花草,绿化效果更差。我市老城区的居民小区,大多没有预留绿化用地,城市绿化率极低。
2、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不合理。前些年,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出现过失误,如西大街曾栽植过五角枫、火炬树,这些南方树种在我市生长表现不好,五年内换了三次树种。目前,无论是新城区还是老城区,几乎没有一条绿树成荫的道路,街道两旁的树种大多是树干低矮、树冠窄小、生长缓慢的树种,绿化效果很不理想,老百姓急切盼望我市的条条道路都绿树成荫。
3、公共绿地绿化效果不理想。公共绿地既是应急避难场所,又是休闲、娱乐、游玩的公共场所,应综合应用乔、灌、花、草,进行立体绿化。但是,我市部分绿地的绿化树种不丰富,缺乏速生树种和果树,没有利用好绿地的上层空间,绿化的立体效果不明显,层次感不强,显得大树少、灌木花草多。由于绿地上树荫太小,留不住人,降低了公共绿地的休闲娱乐功能,致使部分绿地成了闲摆设,如城墙周边的部分绿地。
4、市政建设不配套。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化是密不可分的市政工程,应该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分期施工。但是,我市部分街道、河渠建设时,没有预留植树位置,致使多数背街小巷没有绿化或者绿化效果差,如金裕路、九道弯等。西门外30多米宽的黄汴河修好十来年了,部分河段至今仍是光秃秃一片,不见一点绿,既浪费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又影响了我们优秀旅游城市的市容市貌。
5、资金投入不足,养护管理粗放。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市的绿化投入和管理经费明显不足。绿化工作存在着管理理念不新,思路方法不多,管理标准不高的问题,并且有重建设、轻管理、轻服务、轻规范现象。毁坏树木花草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补栽不及时,或补栽的树木太小,致使绿化带残缺不全、高低不等,影响了绿化的整体效果。
6、宣传、监管不到位,爱绿护绿意识不强。部分临街经营的商贩和市民缺乏绿化意识,致使毁坏树木花草的现象时有发生。城市部分地段的绿化更新太快,才栽植几年的树苗,还没有长成大树,就被随意采伐。这种随意采伐树木、毁坏绿篱的行为,既浪费钱财,又不得民心,有损开封古城名号,也是导致我市缺乏大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提升开封市绿化品位的建议
为早日实现市委、市政府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早日完成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1、高起点、高标准设计规划方案。根据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建设标准,按照“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标准,逐区域、逐景点、逐路段设计园林规划方案。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按照不少于30%的绿化用地进行规划建设,并随着道路改造,增设绿化带。道路绿化要适量增加行道树的宽度,主干道规划6-8行树,次干道规划4-6行树,尽快实现道路林荫化。景点规划要注重大树的应用,增强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建设,使古城的绿化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使之与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
2、转变思想观念。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绿道概念,尽可能使城市道路绿化带宽一些,树荫多一些,绿意浓一些,见效快一些。道路绿化要选择树干高、树冠大、生长快、遮阴效果好的高大乔木为主栽树种,如法桐、栾树。适量增加适合开封生长的本土树种,如杨树、柿树、泡桐等速生大乔木,搭配栽种一些小乔木、灌木、花草,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绿色长廊,让出行的市民免受太阳暴晒的痛苦,享受林荫大道的舒适与凉爽。
3、改革绿化管理模式。将粗放式管理模式改变为细化模式,以适应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需要。实施责任追究制,按区包片、承包管理,实行管理效果与工资挂钩,奖勤罚懒,切实保障造林绿化成果。建议我市严格树木采伐审批程序,不要随意采伐树木,保护大树的古韵美景。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专项经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集中3-5年时间,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满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需要。
5、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舆论工具,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绿化事业大家管”的浓厚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绿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市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并通过义务植树、领养树木绿地、栽种纪念树等方式,使每位市民都积极参与到城市绿化建设中来。(本文为社市委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的集体提案,执笔:陈隆予)